三聚氰胺再現 中共降乳品規格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大紀元   
2010-07-15

【大紀元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中共衛生部13日表示,包括青海在內的3個省份在今年初發現的三聚氰胺問題奶粉的案件,當局仍在調查之中。

致數十萬名嬰兒中毒而受害的「三鹿事件」將屆兩週年之際,三聚氰胺毒奶粉卻屢屢被查獲,讓大陸家有嬰幼兒父母膽戰心驚,令消費者對大陸某些國產企業主的一切「向錢看」,妄顧人命的作為失去信心,不知何時才能吃到令人安心的純淨奶粉。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當局要求各地嚴厲查處偽劣奶粉,並要求對查出的問題奶粉要徹底銷毀。

揮之不去的三聚氰胺毒奶

2010年1月,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產含有超標的三聚氰胺乳製品被查處;同月,陝西的一家公司也曝出奶粉三聚氰胺超標;如今青海、甘肅、吉林又相繼發現含三聚氰胺毒奶,其中清海查獲的毒奶,三聚氰胺超標竟達500多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

據中共衛生部官員陳銳7月1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自今年2月初以來,食品整頓辦10日的清理活動共清理了約2.5萬噸問題奶粉。但針對6月份青海、甘肅、吉林再次出現三聚氰胺問題奶粉一事,陳銳未回應這批毒奶粉為2008年毒奶粉,還是新生產的毒奶粉。沒有部門負責銷毀環節

陳銳還稱,食品整頓辦只檢查,不負責清理銷毀問題奶粉。他還表示,整頓行動中也清除了2008年未完全銷毀的有毒奶粉;這批查到的毒奶粉是否確實銷毀,令人質疑。

此前,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曾表示,「保守估計」還有10萬噸問題奶粉在市場上流通。

據《新華社》2月10日報導,2008年的問題奶粉有部分並沒有銷毀,因為毒奶粉的處理環節並沒有明確責任,沒有部門負責銷毀環節。

三聚氰胺毒奶粉被查處近2年後,10天仍能查獲2.5萬噸毒奶粉,可見坊間仍在製造、生產毒奶粉;更表明毒奶粉仍在銷售;讓人擔憂的是未查到的毒奶粉還有多少?

降低標準稱有利監管?

大陸今年4月頒布的新版生乳國家標準中規定,生乳蛋白質含量不得少於2.8%,這比1986年版生乳國標中的2.95%要低。而菌落總數指標也從2003年的每毫升50萬調至200萬,有人質疑倒退。

對此,陳銳說,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符合中國國情和產業實際。

王丁棉不認同降低認為蛋白質不影響奶品品質的說法,他舉例說,美女和整容的美女,雖然都是人,但還是不一樣的。他也不認同專家所謂,降低標準能有利於奶業監管的論點。

官方公信力低落

今年7月1日,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廣州召開的全國飼料和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生鮮乳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繼續保持100%。「飼料和生鮮乳質量安全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2月13日凌晨,相關部門發布的報告還信誓旦旦地稱,截至目前,除極少量作為司法證據保存等特殊需要外,問題乳粉已全部召回並銷毀,未發現流入市場。

本月初,媒體爆出甘肅省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於6月25日接受委託人劉西平送檢的三份奶粉樣品,要求檢測三聚氰胺指標。甘肅質檢部門檢驗發現,3份樣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別超出限量值標準86倍、559倍、130倍。目前,青海省質監部門已查獲這批問題奶粉,約38噸。

在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警方曾連續查處了上海熊貓煉乳、陝西金橋乳粉、山東「綠賽爾」純牛奶、遼寧「五洲大冰棍」冰淇淋、河北「香蕉果園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件,。

目前,大陸衛生當局已禁止在乳製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但是仍然按照臨時限量管理。有人質疑,三聚氰胺既然不是原料,也不是添加劑,為什麼還有一個限量值?但相關機構稱,製造環境中會有三聚氰胺進入奶粉,故有限量管理,也就是說三聚氰胺少量合法。

對於毒奶粉再次被大舉查獲,有網民質疑政府不作為,中國人民在慢性中毒;但也有人呼籲要愛用國貨;有網友套用林語堂的話:「中國有那麼一群人,本身是社會的最下層,其利益天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領導階級意識。這在地球上是絕對再也找不出來這麼弱智的生物了!」另有網友稱,這都是中共供養的「五毛」黨。

三聚氰胺原本是用來製造塑膠的工業化學物質,摻在奶粉中,可讓奶粉呈現較高蛋白質含量,為不法商人利用以矇混高蛋白質含量。

Source: 大紀元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