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登輝到蔡英文 外媒眼中的台灣人認同三部曲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民報   
2016-01-24
從李登輝到蔡英文 外媒眼中的台灣人認同三部曲
從李登輝到蔡英文,台灣人至少歷經了3波的革命性認同運動(攝影/郭文宏)
 

美國《外交官》雜誌(The Diplomat)1月19日,發表一篇台灣專家安琪特.潘達( Ankit Panda)的專文,名為「台灣2016歷史性大選的一大省思」(The One Big Takeaway From Taiwan's Historic 2016 Election),內容強調一項事實:「台灣化」(Taiwanization)已取得其內部正當性地位,而且未來台灣在內政上,將繼續朝此一方向推進。

「台灣化」是個確立不移的發展趨勢;該詞彙首度出現於1996年的台海危機(台灣第一屆民選總統之際),當時中國進行飛彈演習,將矛頭指向可能當選總統的李登輝,他被視為台灣化論述(即兩國論)的先驅者。從那時以降,台灣人的身份認同,逐漸蔚為風潮,意即將台灣擺在施政的第一順位;該思潮在2014年11月29日的九合一選舉,達到歷史性高峰。「認同動力」已在政治場域,鮮明展示其力道,也造成黨派之間的立場界線,涇渭分明。

到了2000年,代表DPP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取代KMT成為執政權。陳水扁延續先前的歷史發展脈絡,用「台灣精神」來勾勒台灣化的認同意涵(譯註:即台灣認同第二部曲)。到了2008年馬英九,為KMT重新奪回執政權,並將總統網站名稱,從陳水扁時代的「台灣」,改回「中華民國」;陳時代的綠色番薯圖標誌(代表台灣島),也被中國民國國旗取代。別小看總統府網站標誌符號的差異,其中是大有文章的,顯示出背後的意識認知,美麗島代表台灣的主權行使範圍只及於台灣;ROC則代表台灣的主權涵蓋中國大陸全境。

「台灣化」做為台灣人自己統治管理2300萬人,將會是個長遠追尋的旅程;這類「台灣精神」,同時也成了2014年318太陽花運動的活水泉源,也在同年的九合一選舉重挫KMT選情。這次總統大選,逾半數20-29歲年輕人,傾向DPP而非KMT的投票趨向;另外的統計數據也顯示,40歲以下的選民(1987年解除戒嚴法後成長的一代),有4成投票給「反中」的DPP或第三勢力。

第三波台灣化,公民的民族主義興起

到了2014年「台灣化」一詞,又有新的內涵加入,專文作者跟台灣問題外籍專家寇謐將(J. Michael Cole)交換意見時,寇謐將提出,台灣「公民的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概念正在崛起,(譯註:可名之為,台灣認同第三部曲);此一創詞內涵,用來描述台灣年輕世代,於318發動佔領立法院的太陽花學運;當時的青年學子,因不滿KMT主導的黑箱「服貿協定」法案,在立法院委員會只花半分鐘討論,隨時交付院會,準備進行法案三讀的荒腔走板行徑。318之後興起的「公民的民族主義」,其中部份社運成員組成的「時代力量」黨(NPP),在這次立委大選,擊敗3位KMT立委老將,總共得到5名立委席次;另一股太陽花社運力量則集結為社民黨,並與綠黨合組「綠社盟」,得到2.5%的總得票數。

政治領域的「台灣化」認同氛圍持續擴散之中;民眾的支持率也過半,卻還不到無往不利,普遍存在的情況(kMT在總統大選的得票率,仍佔了31.04%;親民黨得到12.84%)。KMT所代表的泛藍陣營,未來也可能打出悲情牌,認為政治上的「正式台灣化」,形同剝奪台灣人的中華民族情感認同;換言之,政治上的「台灣化」認同戰爭,後續還有戰役可打;甚至,KMT內部的「台灣認同」路線之爭,也可能進一步影響K黨的未來走向。不過,隨著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增強,台灣優先路線,幾可預見將成為政治場域的主流論述。

「台灣化」政治認同的大趨勢,並不意昧著「反中」力量的普遍崛起;然而,極為不幸的是,DPP與NPP時代力量陣營,所代表立場卻被定性為「反中國」;其實,更加精確的描述用詞應為「支持台灣」。北京方面,則並不這般理解看待,視其為台灣人本然的「親台情感」;反而在邏輯上將台人作為,視為等同追求「法理台獨」(de jure independence)。

未來的美國,是否能在「維持現代」的策略性模糊底下,同時又認可台灣人追求真正民主的抱負,其作為與角色扮演,至關重大。上週大選結果,顯示一條日愈鮮明的「台灣化」道路;華盛頓方面,如視若無睹,將是既失策又愚蠢。

Source: 民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