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頂多是行政協定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雲程   
2015-06-01

去年的兩岸關係,除首度官方接觸外,「九二共識」更由無到有。

二月上旬南京首次王張會中,王郁琦雖提九二共識卻未獲中方回應。太陽花後北京對台進行通盤檢討。習近平與宋楚瑜在五月八日會面,兩人嘗試以「四不原則」與「四個體諒」迂迴繞過「一中框架」,來面對台灣政情的轉變。但王郁琦不死心,五月下旬在桃園王張二會改提「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一樣未獲北京回應。可說九二已然過氣,六月前北京仍在摸索「海峽關係2.0」。

奇怪的是,十一月北京王張三會卻遽變為「雙方均再次表達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性。」為何如此?

此或與馬核心連串添柴火有關:四月蘇起密訪北京,五月拋出「兩岸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甚至在十月還出書大提九二共識。再加上香港佔中衝擊,遂讓北京鐵了心。

今年三月四日習近平在全國政協首度定調九二:「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馬喜出望外補充「九二共識沒有過時」,更於受訪直言「至少當年的共識,他們願意繼續推動下去!」

五月四日朱出訪北京向習進一步承認「兩岸同屬一中」。馬還於七日加碼「兩岸互動與交流特展」大捧九二共識。於是,五月下旬夏張會再出現「雙方堅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提升兩岸關係發展動能」,便不意外。

就法律形式而言,所謂九二共識已是兩岸官方接觸的結果,理論上接續的政權都要繼受。但馬習慣密室操作,甚至排除國會預聞。反而證成:九二共識僅為行政部門涉外的行政協定—後繼政府無義務接受。行政協定者如美中三公報便是,其存在效力須經後繼行政當局不斷確認。所以舉凡美國新總統就任、中共換屆、高層互訪,北京都不斷要求華盛頓承諾三公報。馬近乎歇斯底里的多次夥同媒體,越俎代庖替北京逼迫民進黨要面對九二共識,就是這道理。

環顧東亞局勢急遽變動,馬朱卻關門呼應北京。蔡英文大可氣定神閒定調:九二共識僅為馬政府的行政協定。台灣應如何契合整體東亞區域和平,才是王道。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